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歷屆大學指考作文整理分析

歷屆大學聯考新型作文題(指定科目考試) 建中 林明進
前言
九十年大學聯考,是末代聯招。就國文考科而言,民國八十五年大學聯考的傳統作文題就宣告結束,起而代之的新型作文題,從民國八十六年全面展開。
如果細心對照比較,你就會發現從民國八十六年起,國文考科的作文題,完全和大學學測同一個節奏。民國八十三年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首先推出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到了民國八十六年大學聯考也全盤接受大學學測提供豐富情境與足夠次激條件的作文命題手法,兩相呼應;同年,還有一個巧合,就是全省各高中同步實施推荐甄選入學,國文科的作文題,因為是該校高中國文老師命題,經過三年大學學測新型作文題的洗禮,很自然地,大學學測的新型作文題就成為高中推甄作文命題的最好參考依據。所以,大學學測作文新題型──語文表達能力測驗的題型,意外地傳播到全省各高中的推荐甄選入學考試。
受到大學學測的影響,大學聯考也完全帶槍投靠,八十六年──描敘型作文與小評論;八十七年──引導寫作;八十八年──聯想短文與引導寫作;八十九年──議論短文與引導寫作;九十年──描敘型作文;九十一年──問答(小評論)與引導寫作;九十二年──情境寫作;九十三年──改寫國字與錯字、引導寫作;九十四年──簡答與引導寫作;九十五年──簡答與引導寫作。
考招分離之後,並不是表示沒有聯考,只是入學管道更多元而已。將來仍存在原聯考精神的考試分發入學制,考試仍不可避免。不管是大學學測或者是大學指考,你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同一家族。

八十六年大學聯考作文題—-描敘型作文、小評論
題型分析
大學聯考作文題從民國八十六年起,開始走向提供豐富情境與充足刺激條件的新型寫作題型,整個題型與方向都已開發完成,民國九十一年才計畫實施的「大學指考」作文題提早問世,這說明了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已經將大學指考新型的作文題,提早實驗於舊制的傳統大學聯考。從此之後,國文考科不管是大學學測或者大學指考,作文題確定了同步發展的事實。
八十六年作文題有兩題,都屬於短文寫作,要求的字數都在三百字左右。第一題由於「不必成篇」,在形式上屬於「描敘型作文」的「片段描寫」,主要在考查考生描寫景物的能力。
由於要求的字數限制在三百字左右,考生必須以精緻新穎的文字成篇,文章才能做到結實而優美的水準。題幹中很明白的要求考查「具體描繪」的能力,通俗來說,就是要檢驗考生具體寫景的能力,這個題目的出現,反映出大考中心對於基本文學能力的要求;然而「描寫文」一直是臺灣學生的弱項,特別是男生,整體而言,這部分比起女生總是略遜一籌。描寫文字,不管是寫人、寫事或寫物,雖然在一般寫作中,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可是卻也是增加或減少分數的關鍵位置。就形式而言,它具有很好的表現空間,如果把握得宜,會產生很好的加乘效果,同時很容易產生引人入勝的吸引力。考生習慣上採用記敘文或抒情文進行寫作時,其實都有表現描寫能力的機會,這一個認知,同學不可不知。以這一篇「短文寫作」而言,它要求以有限的文字寫一段「街景」,同學就取材而言,最好選擇你最熟悉的一條街,印象最深刻的一條街進行寫作,這樣子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在表現手法上「精緻」、「優美」、「細膩」是得分的關鍵。無論你寫的是那一條街,不管是鄉村或城市,不論是熱鬧或荒涼,都有著墨的空間,善用漂亮曼妙的句法以及自然運用各種修辭技法(諸如:譬喻、誇飾、轉化、排比、象徵、映襯、摹寫等),是應試文章成功的竅門。
第二題形式上屬於「小評論」,體裁是議論文,考生應獨抒己見,提出一套有說服力的見地,才能引起閱卷先生的青睞。引導文字是假想投稿到某報公共論壇的設計,要求考生發表對「家庭教育」的看法,你可以冷靜地思考如何提出一篇獨到、新鮮而又合理的短文來!和第一小題相比較,描寫文偏重客觀的寫實描摹,議論文則傾向主觀的提出見解,兩種文體的要求截然不同。議論文的文字要做到簡潔、精當、周延、縝密,並且要言之有物,建立自己完整的主張,進而達到說服別人的目的,這樣才算是成功的議論文。對「家庭教育」的看法,你可以主張愛的教育,從開明民主的角度論證;你也可以主張嚴管勤教,或者強調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等等,要問你對自己的主張,能不能提出一套合理的說法,只要言之成理,你都可以大膽的下筆。
這兩篇都屬於「短文寫作」,要求的字數都在三百字左右。考生必須深切認知:二、三
百字的「短文寫作」與六、七百字的「長文寫作」,在寫法上迥然不同。「短文寫作」的基本精神是言簡意賅,如果說第一小題「片段描寫」的寫景文強調細緻、精美,那麼「小評論」的議論文就應著重簡明、扼要、概括、精當、雅潔了。

參考範例
街 景 (一) 陳泓任
窗外,正下著小雨。
出去走走吧。
也許是暗雲隱蔽了日晷輪轉的行跡,腳步的延累少了平日污印四濺的疾行;也許是陰雨抹去了眾人出門的情致,花崗岩上只留著我足履下的心情。
也許是陰雨,總有些期待,期待滌雨中的清新。
香舖、米店、刈菜雞,低矮的招牌咬合著霓虹的了無新意;變電箱和電線杆分隔著漠然的相仿街區。超商、餐廳、車道口,沿途的門舖呼喊著人群的往來經行;機車和躺椅塞填入窒人的狹小騎樓。
一樣的紅磚濕泥,一樣的車道人行,我早該曉得的,或許期待不期然本身就是個不期然的偶遇。也罷,讓街道回歸街道吧!也許漫遊散心才是這個衝動的本意。悠悠哉哉,走走停停,來到這每日必經的路口,我不經意的猛然回頭……
二十來層的大廈逼臨著區區五樓的公寓,淅瀝雨聲也倏的轉成肅殺的寂靜。
不曾察覺過矗立,不曾體現著顫慄,我呆視著陌生的黑影吞噬去自以為的熟悉。捷運站前的車馬交會,十字路口冷冷的橫劃著兩側的迥異。
輸來運返的車道繫連著市鎮與鄉城,卻無力疏通夾道而立的華廈和簡寓。對街行人焦躁的瞪視跳動的燈號,我卻茫然的失焦在生疏的熟稔。彼端此岸,相對風景;一去一返,兩種心情。
凝視著濛濛的車道,我試圖廓清妳未來的容貌。當樓廈新闢,當現況成了過去,當被逼臨的主角換成了妳,妳會用何種的心態和風姿面對自己的街景?
也許,會有人緩下腳步,記錄妳的興華衰窳。
捷運站前的車馬交會,十字路口冷冷的橫劃著兩側的迥異。
街上,依然下著小雨。
回家吧。(依題幹要求,字數太長。我們純欣賞文字的魔力。)

街 景 (二) 張育唐
  入夜了。萬物遺失了太陽賜予的光澤,一股從角落竄起的黑鋪滿了整個大地。唯有高懸於頂上的燈,與躺在腳下的柏油,未增減一分顏色。
  月亮和街火們爭著當主人,瓜分著殘餘的亮度。千萬繁星卻不理會它們,兀自在天際線上的跑道競走。餘光如一盤沙般被潑到街道上,早晨的清道夫卻怎麼也掃不掉它。路旁的積雨反射著光芒,向街道兩旁的我們奔來,卻在路旁的排水口跳了一段高雅的華爾滋,隨即遁入地底,結束了彼此的邂逅。
  在人行道中較少立足的邊上,散落著一大片一大片的椰子樹葉。仰首而望,一株高至天聽的大王椰子竟翳了一半的視線。入夜已有段時間,鳥兒畢竟也倦了,疲憊的身軀提不起濕淋淋、笨重的兩翼羽翮──就算真有鳥兒尚醒,也大概是精力過剩,正在與我們玩躲迷藏呢!
  尋不著鳥兒,卻也被樹的高大震懾了幾分。怎麼,以前從來沒見過?是沒見過,或許平日鮮少有悠閒的心境,可以讓自己賴以欣賞風景。今日難得有此心境,也就該是駐足的時候了。
  我停下了腳步,四周張望。


題型設計 (86年大學聯考題)
一、具體描繪的工夫是寫作的基本而重要的能力。請寫一段三百字左右的文字,描繪「街景」,不必成篇。
二、某報「公共論壇」版邀請你發表對「家庭教育」的看法,請以三百字左右的文字寫出來。

八十七年大學聯考作文題—-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八十七年的作文題要求考生兩題選擇一題寫作,形式上兩篇都屬於「引導寫作」,引導文字都是以當時的國編標準本的課文為引導材料的依據,當時的考生對這兩篇引導說明文字,並不陌生。
這兩篇文章──「等待」與「慚愧」,都有簡明扼要的寫作要求,連寫作的具體內容都明明白白作了交代,考生必須在限定的範圍內好好處理腦力激盪後的題材,才能寫出不一樣的好作品。
第一篇「等待」,題幹的文字敘述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凡人都有等待的經驗,內容至少應包含:等待的對象(人、事、或其他)、等待的過程、等待的心情、等待的結果……。」從這些字眼,同學應該馬上判斷出應以記敘為主、抒情為輔作為全篇的章法布局,在人物、事件、情節的綜合要求之下,自然也少了描寫文字的搭配,從多重角度來表現你的寫作能力,如果你只是針對某一個等待的經驗,直截了當地敘述,平鋪直敘說盡;不去關照人物的心情,不去刻畫主人翁的內心世界,不去做好情節事件的巧妙設計,不在懸念與掙扎中製造伏筆與衝突……這樣就算有再好的素材,也不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感人的程度自然就降低了。大致而言,以結合記敘、描寫、抒情等文體行文的文章,最容易看出考生的才氣,相對地,也最容易暴露寫作能力的弱點。基礎寫作的基本功不可小覷,一般考生處處以名言佳句補補貼貼的寫作方式,這種套招的習慣,是最普遍也是最糟糕的寫法;這種東拼西湊摘錄李白說、孔子說、莎士比亞說……的制式手法,完全不適合本題的寫作要求,同學頭腦一定要清楚才好!選擇一件你最熟悉的等待經驗,經過細緻的構思、剪裁,不難成就一篇好作品來!
第二篇「慚愧」,從審題的觀點而言,最關鍵的文字是:「你一定也曾有覺得慚愧的時候,請以『慚愧』為題,具體描述你覺得慚愧的事件,原因及心情。」跟「等待」的要求是一樣的,命題者的目的只是在提供考生不同素材的選擇。
選擇第一題或第二題都沒差別,鑑別目標的定位是一樣的。特別提醒考生:這兩道作文題的引導文字,它的作用都只是引導而已。「等待」一文的引導文字:「等待的心情也許平靜,也許焦燥;等待的滋味也許甜蜜,也許苦澀;等待的過程也許短暫,也許漫長;等待的結果也許美好,也許幻滅。」;「慚愧」一文的引導文字:「其實『慚愧』是一種自我反省的反應,有了這種自省的能力,才可能檢討自己的言行,提昇自我的境界。」這兩段文字都只是具有引導性質的文字,如果不明究裡,就以之發展成論述說明的寫作方向,那就完全誤解了命題的用意了。同學沒用心想的,很多都是會這麼進行寫作的,結果,「隔靴搔癢」、「文不對題」自然就不意外了!

題型設計 (87年大學聯考題)
【說明】1.請由下列兩個題目任選一題作文。
2.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 鄭愁予錯誤一詩有云:「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等待的心情也許平靜,也許焦躁;等待的滋味也許甜蜜,也許苦澀;等待的過程也許短暫,也許漫長;等待的結果也許美好,也許幻滅。凡人都有「等待」的經驗,請以「等待」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至少應包含:等待的對象(人、事、或其他)、等待的過程、等待的心情、等待的結果……。
▲ 散戲中的「秦香蓮」故意賴掉了一段戲,卻一點歉疚的神色也沒有,惹得秀潔大怒。林文月在蒼蠅與我中,面對小林一茶的溫厚心境,自覺有些羞愧。其實「慚愧」是一種自我反省的反應,有了這種自省的能力,才可能檢討自己的言行,提升自我的境界。你一定也曾有覺得慚愧的時候,請以「慚愧」為題,具體描述你覺得慚愧的事件,原因及心情。

八十八年大學聯考作文題—-聯想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八十八年大學聯考作文題和大學學測早期實施的題型相若,都是一大一小,一題占十分,一題占三十分,兩篇文章也都有具體的引導文字。
第一題形式上屬於短文寫作,具體分類則屬於聯想短文,設定了三個主題,期待你展開聯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雖然標舉出三題,但你必須選擇其中一題寫作,千萬不要三題都作,一來會扣分,二來也沒那麼多的時間寫作。所謂「聯想」,是由一個事物、情境而想到其他有關事物的思考方式。聯想,作為一種寫作方法,是指在敘寫某個事物時又想到了與此相關的其他事物,於是把想到的材料,可以按照自然的順序,或者以穿插的方式寫出來。
聯想的形式不外是:因果聯想、類比聯想、相關聯想、對比聯想、輻射聯想等等,由於本題要求的字數只有一百字,項目有兩個:一、聯想的對象;二、說明何以產生如此聯想的理由
?例如:由「車站」聯想到「離別」或「返鄉」。
第二題的主題是要求考生闡述自己的人生態度,引文中已經先列舉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你可以循此三種選擇一種作深入的詮譯,也可以另闢蹊徑,提出嶄新的不同看法。不管你提出什麼樣的主張,都必須把握文章的主軸,環環相扣,千萬不要寫成什錦麵或大雜燴,文章就會形成垃圾桶,表面上應有盡有,其實自己一點都拿不準兒!這種題目看起來最容易寫,同學也經常寫,可是寫得好的並不多,最大的原因是同學多數是以東拉西扯的寫作習慣進行寫作,沒有深入思考的經驗,最後大多是以追求標準答案的預期心理完成作品,浮光掠影、浮浮泛泛、沒有生命力的文章就一篇篇出現了!在很有限的時間裡,以自己真正的體認領悟放手去寫,或許更能完成有見地的作品。寫作文不是寫問答題,沒有必要掉入標準答案的泥淖之中,以我手寫我心,以我筆說我見,才是應試作文的生路。

參考範例
              車站的聯想      張育唐 
  車站,是旅人的家。
那是一個夜闌人靜的時刻,十點鐘的鐘聲正獨自噹噹地響,想出每個還鄉遊子的心聲;懷鄉的心是如此地惆悵,車站總是被這惆悵的心所充塞:是再快的自強號也載不走,只能任由這充塞的魂四處逸散,逸到每一吋土壤中,沁到每一個希冀親人歸來的妻小心中。

題型設計(88年大學聯考題一)
古人見浮雲聯想遊子,見落葉聯想衰老,見桃花聯想美麗的新嫁娘。透過貼切精采的聯想,可以呈現更優美動人的情境,因此聯想力的培養、發揮,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課題。下面有三個問題,請任擇其一作答。
(一)「車站」讓你聯想什麼?
(二)「夏天的驟雨」讓你聯想什麼?
(三)「深夜的犬吠」讓你聯想什麼?
【注意】1.聯想的對象限舉一件,須說明何以產生如此聯想。
2.文長約一百字。
題型設計(88年大學聯考題二)
面對人生種種事物,有人採取冷靜旁觀的態度,有人採取欣賞喝采的態度,有人採取熱烈參與的態度。請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的態度,文長不限。

八十九年大學聯考作文題—-議論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延續八十八年的作文命題形式,八十九年仍為一大一小。從第一篇「短文寫作」的說明文字可以知道,這是一篇議論型的短文,而且限定在兩者之中,選擇一種立場寫作,字數只有兩百字,考生必須以高度凝煉的文句來進行寫作,才能結實有力、周延中肯。不管你選擇「時間」或「金錢」,都有發揮的空間。由於體裁是議論文,沒有對錯是非,只有合理不合理,以及具不具有說服力的問題。議論文以主觀的論述為主要的寫作特性,每一個人都可以建構一套自己的主張,論點要有鮮明性,論據要有代表性,論證要有說服性。措辭要謹嚴雅潔、
構思要周密精當、立場要堅定突出、思想要言之確鑿、層次要完整連貫、筆調要流利練達、文字要概括簡練。區區兩百個字,想要擲地有聲,每一句話都要細心推敲。大膽駁論,小心立論,或破或立,都要一貫而下,不能有半點遲疑。
命題作文是引導型作文,有一段完整的說明文字,然後要求以「義工」為主題,自擬題目,寫出你的看法。形式上是論說文,要自己擬定題目,表達自己的主張。這個題目要寫得精彩並不容易,你可以好好體會說明式的引導文字,再決定要怎麼切入。一般而言,以超越世俗追名逐利的自私心以及發揮推己及人的恕道精神,從而正視自己存在的價值、發揮人性惻隱之心的善念、建立回饋社會、犧牲奉獻的高尚情操,完成自我實現的昇華,是比較理想的面向。不管是以夾敘夾議或者以對比議論、歸納論證、演繹論證、一事一議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寫作策略。

題型設計(89年大學聯考題一)
根據最近一份調查顯示:如果在「金錢」與「時間」中要做一個選擇,世界上有百分之五十二的人都會選擇「金錢」;但包括印度、菲律賓、泰國、越南等許多亞洲開發中國家的人,卻希望擁有更多的「時間」,而非「金錢」。
如果讓你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你會選擇什麼?請寫一篇兩百字左右的短文,說明你的選擇與理由。

題型設計(89年大學聯考題二)
人生在世,須有所付出。面臨需要幫忙的人,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唯有付出,人生才會更加飽滿而充實。其實我們的週遭,處處充滿了這種高貴的情操,如義消、義交、導護、醫院義工,以及各種服務和行善的團體,他們都奉獻自己的時間、金錢和溫暖的情誼。
請以「義工」為主題,自擬題目,寫出你的看法。

九十年大學聯考作文題--描敘型作文
題型分析
九十年大學聯考是末代大學聯招,作文題也略作改變,只剩一題,分數也縮減為三十分。
作文題仍提供豐富的引導資料,引導文字的主題,也是國編本當中的一課──「一對金手鐲」,在寫作情境的醞釀上,提供了很豐富的聯想觸角,形式上屬於描敘型作文。
就題目本身而言,這是個很尋常的命題形式,由於題目的主題,留給考生自己決定,考生必須有充分的立意、構思,然後擬定故事大綱,做好情節安排,最後再進行寫作。每一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一樣,你可以就記憶中挑選一段最有魅力或感染力的人生片段來鋪寫。以什麼實物作象徵、作觸角,是文章成敗的關鍵。題目容易寫,但不容易寫得出色。行文體裁不妨以描寫、記敘兼抒情合併運用為佳。
在素材的選擇上,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一般高中生的生活經驗接近,如何在苦悶的考試人生中,萃取最有吸引力的材料,是運思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環。當然這個材料,還必須是你感受最深的素材,這樣比較有得高分的機會。例如以「才藝」來選材,算盤、鋼琴、手語
、樂隊班、棒球、撞球、扯鈴、練武……等等是比較新鮮的選擇;如果以「休閒」來選材,釣魚、爬山、旅遊、傾聽、逛市場、打禪七、佈道……也有發揮的空間;如果考慮以「濃烈的情愫」來選材,阿公、外祖母、老師、爸爸、媽媽、喪禮、車禍、意外、失戀、家變、逃家、作弊……等等,容易有感人的情感。其他足以表現喜怒哀樂的題材,都是捕捉的好材料
,溫馨也好,感傷也罷;妒嫉可以,悔悟也行。總以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材料,才是安全而有效的考量。

參考範例

    一個關於故鄉的記憶 張育唐

「故鄉的活水如今已乾涸,地表龜出一道道宛如割心的裂痕;工商業席捲而至,也捲來了灰黯樣貌的天空,永遠被煙霧掩蓋住的朵朵白雲啊,我知道你們在默默哭泣……」
對於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那片豐腴的土壤,早已沒有清晰的記憶;只依稀存有一點,尚未被時間的蠹蟲所蝕去的斷簡殘章。還記得:小學時總愛趴在二樓向南的房間、迎接和煦陽光的玻璃窗,眺望遠處青碧如翡翠般的公園綠地,以及那和煦如親情的溫暖,永遠橫亙在南國的彼方,靜靜看著我們的那座山丘;山丘下的一片草地,是我小時愛嬉戲的樂園,父母總是陪著我在那裡,直到天空西邊泛起澄黃,如柑橘汁露之時,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這片存有濃厚感情的曠野。
十年之後的今日,不僅自己稚幼如桃的面容,早已平添幾筆歲月的陳跡;故鄉的舊壤,亦難逃在人事變遷後所帶來的厄運;一只鐵青色的巨龍,已經橫亙視野的跟前,或許捷運帶來了地方的發展與繁榮,但它在我心目中所留下的烙印,是建商豪富用牠油膩而髒汙的食指,抹出一道由黑煙築起的橫槓如高聳的城墉,擋住了原來不受塵埃遮攔的視線。家門前的噴水池早已乾涸,地表露出了久旱沒有滋潤的裂痕,一道道宛如鋒利的刀刃,割傷了已經染色的心泉活水。
不久之後,這裡會被一幢鋼筋水泥的高大樓房所掩翳,屬於這口泉的回憶將不復存在,如飄逝的煙雲;但至少這一份關於故鄉的記憶,還會存著,存在自己的「心」中、在每一個曾經用真誠的赤子之心,去愛戀這片故鄉土壤的心中。

題型設計 (90年大學聯考題)
人們通常會透過某個特別的事物來保存某種「記憶」,例如琦君以「一對金手鐲」來保存對於昔日摯友的記憶;畢業生會以記住班號、保留制服來維持對母校的記憶;家庭的成員會以珍惜傳家寶、族譜來維持對家族的記憶;旅居海外的遊子會以聽家鄉歌、吃家鄉菜來維持對故鄉的記憶;我們平常也會藉著珍藏徽章、車票等物品,或者憑著對一條河流、一次旅行的印象,來維持我們對人生某階段的記憶。
你透過什麼事物,來保存人生中哪個部分的記憶?請以「一個關於□□的記憶」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一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小評論、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是短文寫作,屬於「小評論」題型。是一個結合閱讀寫作的問答題,考生必須有延續性的學習認知和閱讀經驗,從其中進行整合、分析、歸納、判斷,然後依據個人的體悟,選擇其中一位你最欣賞的人物與作品,作為評論的核心。
就人物而言,考生並不陌生,陶潛、屈原、蘇軾的生平事蹟,大家從小就開始接觸;就作品來說,中學六年對這三位人物的詩、詞、歌、賦、古文等不同文類,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誦讀吟詠。說起來並不陌生,但是寫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就中學生對於文學、人物與作品的學習經驗與方式,想寫好這篇短文,並非易事。
問題中所設定的大前提:「……知識分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以及人物特質的標舉:「憂讒畏譏、怨懟沉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要求考生選擇其一,針對他們的「出處進退及生命情懷」,以三百字加以說明。考生必須依據這些關鍵的要求,以適切的文字、內涵來呈現。如果平日只是浮光掠影讀死書的考生,恐怕不易寫出鞭辟入裡的見地。
第二題是長文寫作,屬於「引導寫作」。先以一段文字引導考生進入各種「對鏡」的情境。目的在考查考生能不能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生命的感悟與聯想,選取適當的角度切入。考生可以根據個人生命體悟的不同經驗,自由發揮,寫作的空間相對寬廣。題目是「對鏡」,重點在「對」不在鏡,不論這鏡子是實體或是虛擬,進行寫作時,都必須掌握主人翁——考生「面對」鏡子時所產生的感悟、抒懷等等。這一篇抒情成分多於記敘,宜透過文學的想像與細緻的筆調抒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比較討喜。
參考範例:
一、問答
蘇 軾 王裕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誰?能具有如此豪氣,懷有這般恣意?誰能有他論賈誼、評范增、讚留侯的精闢見地?又有何人擁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萬丈雄心?又有誰能在千里孤墳前將一切濃化為一句「明月夜,短松崗」?
唯有你,蘇髯公。無論是在波濤洶湧的赤壁;亦或在檳榔遍生的儋州;或許是在夢境中與仙鶴神遊。你始終曠達,始終懷抱希望,將憂國憂民化為書奏,將滿腹愁緒化入酒樽。大江確已東去,人生誠如鴻踏雪泥,「想當然爾」的狂語著實沉重,然而,也唯有你,能將它們凝煉成一篇篇的不朽佳構。隨著亭子落成時的甘霖,烙在你我心裡,流傳在有中國人的土地,以及千千萬萬龍的傳人的性情中。

陶 潛 王裕仁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多麼熟悉的傳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多麼澹遠的詩句!
至今,多少飽學之士還為他的年譜名號爭得面紅耳赤;不重藻飾的文句,也曾經只能蝸居「中品」的一角,誰是田園詩人之祖,誰又是隱逸詩人之宗?很多事需要時間來解決,千年百年,時間的衝撞,神聖的文人碑林,給他一個再崇高不過的位置。
桃源是他的嚮往;讀山海經詩的詠歎是他的渴望。「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是歹子的不賢;「草盛豆苗稀」是農夫的難為。濁的世界,苦的日子,他依然沒有彎下腰拳拳事鄉里小人,他始終沒有為五斗米去夤緣取祿。硬頸、直腰、堅心、鐵志,早已形塑成那四個字:「歸去來辭」。
「精衛填滄海,刑天舞干戈」,成了他詩魂的骨肉,他為文人打造了骨氣,鑲嵌了魄力,最後出爐的就是那不折不扣的堅持。循著五柳先生的步履,才能一探自然的真跡。
屈 原 王裕仁
一個人,將一種思維,孕出一種文體,叫楚辭。
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戴女蘿」的愛情,到「身既死兮神已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國殤;自年少時的「行比伯夷,因以為像兮」的橘頌,到將去時的「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的離騷。有那充斥神話色彩又不乏科學概念的呵壁大作,有來源充滿爭議,卻又令人百讀不厭的卜居,一位兼備理性與感性的作家,在我的心底,有著神一般的地位。
或許是因為久遠,所以玄妙。然恆久不滅的,卻是那「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的高潔堅貞與愛國忠君的熾熱之心。
如果,您能在世,我好想向您討教:地何以東南傾?

二、作文
解說:
「對鏡」這個作文題,對多數考生而言,並不好寫。從引導文字的提示說明,本題宜以記敘兼抒情的體裁進行寫作,以我寫我,捕捉自己內心世界的經驗與感受,體會生命的情調,以象徵或比喻的修辭手法行文,從鏡子的我與真實的我作有機的結合,亦虛亦實,如夢如幻,可以盡情融攝你的喜怒哀樂於實鏡與心鏡之中,抒寫你的成敗盛衰、寄託你的寵辱得失、感懷生老病死、追尋你的生命國度等等,都會是很突出的方向。筆調要細膩鮮活,內容要言之有物,修辭要優美感人,加上真實性情的呈現,不難寫出引起共鳴的曼妙作品。最怕的是,有很高比例的考生,不管什麼題目,都以泛泛論說的八股文體,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內容頂多亦只是人云亦云,如果你第一個靈感的觸角,就是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面鏡子,然後從各種鏡子的故事、功能下筆,再瞎扯一些有的沒的,寫一些老掉牙的人生啟示錄,那麼分數不悲慘也難。文貴真,筆貴曲,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參考範例:
對 鏡 王裕仁
凝視,呆滯,懷疑,那個影像,是我?
所有的希望頓成空,所有的期待已是泡沫,至此始明瞭何謂「匪莪伊蒿」,夢裡所構築的博學鴻儒,竟只是個面目可憎的書蟲。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胡搞一場卻是兩手空空。我不敢再望,低頭嘆息,所有的知識整整齊齊地疊在那兒,呆呆的等待歲月帶來灰塵及泥沙。
我告訴自己:算了吧!這些記憶本來就是渣滓,何必求融會貫通?何必學以致用?管它什麼替往聖繼絕學的大道理,誰理睬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義?考試不考就是垃圾,誰知道魚戲蓮葉是東西或南北?
一陣雷在我心底響起,曾幾何時,一向以杜慎卿自許的我竟踏上牛浦、匡超人之徒的勢利路?
我想狂笑,卻驚覺有鹹鹹的液體滑入我的嘴角,我想歡呼,卻雙手無力,無法自已,一本儒林外史橫躺在我前方的書架上,無言地,訴說著一個殘酷的事實:小說已成真,歷史會重演。
我不敢奢求有潘安宋玉之貌,卻也不希望醜陋一生,拿起已泛黃的書籍,我開始回想,遙想那咀嚼「十年如未死,捲土必重來」的熱血沸騰;回憶吟誦「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濃情。我開始隨著「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詞句而發出共鳴,我漸漸對「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描述發出不平,滾滾的文學浪濤在我腦海翻滾,我,已不再孤獨;我,已不再惹人生厭。
風顏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就在那一刻,我已深知,鏡中的那個,就是我。


題型設計 (91年指定科目考試題)
一、問答(18%)
孟子曾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標舉了知識份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憂讒畏譏、怨懟沉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同的典範,而他們的任事態度與生命情懷,也都反映在其作品中。以上三人,你最欣賞哪一位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及其作品?為什麼?試結合其生命情懷與作品加以說明,文不必分段,以300字為度。

二、作文(27%)
我們身邊,有各種不同的「鏡子」。有人在時間的流轉中,從「它」照見了容顏的改變;有人在人生的戲局中,從「它」觀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願或不能面對「它」。試以「對鏡」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二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本題屬於「情境寫作」,引導文字中先提供一段接近個人生活經驗的文字,以及另一段科學知識的敘述,引領考生進入主題--「猜」的寫作情境。本題的寫作要求,關鍵在最後一段。要求考生以「猜」為範圍,寫出一次猜的經驗,內容可以包括猜的原因、經過、結果等,寫成一篇文章。
在豐富的引導文字中有兩則敘述,第一則是真正對主題作象徵性的提示;第二則只是在詮釋「猜」的效用,和這篇要你寫作的主題意識,可以說沒有直接的關連。有不少考生受到第二則的誤導,就朝著說理或知識性的堆砌去發展了。雖然不見得會造成離題,但總是有搔不到癢處的遺憾。
只要冷靜地審題,不難發現這個題目很生活化,每個人都會寫,但是相對地要得高分就不容易。題目要求考生敘寫過去發生的一件「猜」的經驗,因此,以第一人稱來敘寫才符合題目的要求。寫成泛泛說理的文字,不痛不癢地,分數恐怕就不忍卒睹了。
本題宜結合自身的經驗,寫一件自己所知道的事實或虛擬的想像,發揮創造性的想像力,均無不可。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構思選材、篇章組織。從猜疑到揭曉、從不知到既知、從別人到自己,必須牽涉到兩人以上的關係或多重的面向。不是只記錄一段完整的故事情節就算了事,因這件猜疑的經歷,所引起的感動、致慨、領悟、同情、關懷、驚喜、驚駭等等,才是劃上美麗休止符的成功要件。

參考範例
猜 (一) 林執中
我站在位於從家門口望出來的視線末端,可以包攝的一塊貼著升大學補習班廣告的公車站牌下,從我大腿肌肉略感痠麻的程度,我自知今天並非是一個擁有好運氣的日子。
幾分鐘前我還對前一個路口駛來的公車,存有某種程度的猜測與期待,憑著約百公尺的距離和雙眼五百度的視力,我以為即將進站的,那是我的公車。但是一再地期待落空,加深我心理素質的強度,雖說不上惡向膽邊生,但也讓我膽大妄為地臆測,在這條屬於公車的快速道路,在我與公車總站的連線上,必有一台我的公車。
不,有兩台,甚至三台。
「當一個人將自己丟進幻想的漩渦一同熬煮,沸騰時所散發的充滿狂傲與殺氣的血腥氣味會厚重得令人窒息。」我這樣告訴自己,於是放下先前充滿固執的堅持。
即使公車一直不來,讓我從期待到焦躁到心冷,一切身外物的變換,仍然不能否定我在公車站牌下的物理性存在。儘管和著廢棄的煙塵,可能已經落滿我身上而自成一個小宇宙了,我還是掌握著自己啊!當我腦袋裡這樣胡亂地想著,我的視線落在那個角落已翹起的公車站牌廣告上。
於是我墮入了一種包括回憶、想像,確定與不確定的思維模式裡,這個模式可以追溯到國小的第一篇作文──「我的志願」,就是那個我上台跟小朋友們分享我將來要做些什麼大事的年代。為什麼開啟這樣一個可以說是俗氣的思索,我也不清楚,可能要拜那塊廣告所賜,讓我發現自己的窘迫,一種屬於我這個年紀的窘迫。
說我自己已不再年輕太過矯情,不再可以天真地想像倒是事實,當媒體都嗅到我這個年紀的人,即將成為社會生產力的一部分,進而大肆地進行系列報導,連我也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熱血沸騰。不過說實在的這樣的熱情並沒有堅持太久,因為我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只能猜測,但是這種基礎實在太薄弱的妄想,給不了我太多的安全感,充其量是鄰居王太太報給我的一帖來路不明的草藥。
我可能會當個律師吧!據說那是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好工作,也許高鐵與政府又有糾紛,我開個金口,每一段鐵軌的利潤都少不了我的。不過聽說這種工作做久了有損陰德,可能會生不出兒子,那我怎麼跟謹守傳統的老母交代。
又或許可以當個商人作作買賣,這樣養家餬口總該不是問題,說不準哪天時來運轉,我乘勢就一飛沖天了,到時候也許就不止華軒豪宇,珍饈美饌,富可敵國都不在話下……,但我自忖沒有那樣的手腕,也沒有重利輕別離的好本事,算了吧!
一連串充滿畫面的揣度在眼前放送著,我甚至不敢相信有些情節是我這涉世未深的小子可以勾勒出的,一下子我突然看輕自己了,一種對眼高手低的憎惡,我彷彿在對街看著自己──一個狂妄得不可一世的年輕人。轉念又馬上對自己憐憫起來,可悲的孩子,在這樣一個牢籠裡要討口飯吃,總要有壓箱寶的一招,你卻連什麼是什麼都搞不懂。
最後我必須承認中國人是鄙視這樣的心態的,大丈夫理當心如明鏡而志向堅不可拔,虧我也對聖賢事略知一二,竟不能習得一絲豪氣,而如凡夫俗子一般優柔寡斷,霎時間我對每每欣賞清裝大戲後充塞胸臆的熱血都感到可恥,戲裡龍的血脈是皇族傳承的延續,我這小蛇不過在華西街可以熬碗蛇湯的料罷了。
公車來了,在我已經不再在意的幾個紅綠燈的轉換後,悄悄的駛到面前,通常我會在司機身後小聲咒罵幾句,但這次我沒有,只是揀個窗邊的位子坐下。
因為我累了。

猜(二) 張育唐
那女孩是如此地神秘,你永遠捉摸不了她的出沒;可當你一不留神於此,或許她只是隱在你身後──
她的出現是在每天晨曦初起之時,在每日準時如老忠實噴泉的一班公共汽車之上。在平時你總是摸不著她的身影,但在你坐下那冰冷的座位,那涼意才沁入心脾,而其實心寒正不知所措之時,可你總驚異地發現,其實她也在這,正尾隨著你上了車;那身綠衫黑紗,原是不起眼的顏色,但總刺入了你最深處的視神經,在人群中總被襯得擁擠:明顯到眼睛不想分辨,兩片鼻樑上自做主張的透鏡也清楚替她成像。
可瞳子雖一陣刺痛,你也掌握不了她的下一刻;她的領帶直被風牽著,風是不讓你發現的,她究竟是要如此神秘的;一種處處危機的恐懼感,縱是她的面容或是最深邃的眼眸,成熟的臉頰是赤蘋樣的;但你在未知的懼怕下,宛如四周有百支槍戟,鐵的銀亮與白森卻映出了那種心底、埋在最最深處的軟弱。軟弱是易於擊碎的,承受不了銀槍的凶猛,每日或一個小時,一片一片躺在太陽底下的破片漿液,捲上一把一把的紅刀子,日復一日地堆疊層層,不斷的累積是不可測的驚。
決定了:我猜,她其實在我身後。但倏地一轉頭,才驚覺空無一人。難道,這纏著我的綠衫黑紗,莫非只是一鬼魅,亦或我心頭作祟……但,一雙真實而有體溫的纖細手掌,黏上了我的肩;可那是從另一端,方才看過的另一端──那是有形象的、有聲有色的一軀誘人的實體。
「學長,我是學妹……」

題型設計 (92年指定科目考試題)
你猜到了嗎?作文的題目就是──「猜」。
「猜」,天天在我們的腦中浮現:
上課中猜想暗戀的人會不會經過門外?下課後猜測那一隊會贏得今年NBA的總冠軍賽?邊走邊猜今天好運會不會與我同在?邊寫邊猜所寫的是不是閱卷老師喜歡的題材?……
事實上,人類也常靠著「猜」才有新的發現:
哥倫布猜測地球是圓的而找到新大陸;哥白尼猜想地球繞著太陽轉而開啟天文學的新途;牛頓也是先猜地球必有一股力量將月球拉住,從而發現物體的質量會影響萬有引力的強度。
你一定「猜」過別人的心思、舉止、或者一件你很想知道答案的事。請以「猜」為題,把那一次的經驗(可包括猜的原因、經過、結果等)寫成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三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改寫國字與錯字、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 改寫國字與錯字

(一)「首」屈一指
(二)可見一「斑」
(三)濃「郁」
(四)「食」指大動
(五)交「代」
(六)「畢」竟

(一)攻勢「伶俐」→「凌厲」
(二)天「諸」地滅→「誅」
(三)一「愁」莫展→「籌」
(四)出「奇」不意→「其」
(五)絕不寬「代」→「貸」
第二題 引導寫作
本題是長文寫作,屬於「引導寫作」。旨在考查考生反省思考以及構思選材、文學想像的能力。雖然題目只有一個,但從引導文字的說明,可以確知原命題者,希望以「一題多作」的精神,開放給考生作選擇。既可以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敘述模仿、追逐「偶像」的經驗;也可以結合敘議,說一說自己的見地。這種多元、多樣、多面向,提供考生有機會選擇最愛寫的文體進行寫作,對考生而言,是一大福音!
如同引導文字所說,「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對象」,也可以是「學習的典範」等等,模仿、追逐偶像可以是虛榮心的反映,也可以是自我激勵、針砭缺失的藥石;它可以讓人作積極的提昇而具有正面的教育功能,也可以讓人迷失自我而陷入反教育的牢籠;總之,它的關鍵在價值判斷的能力,從不同的價值判斷,產生選擇不同的「偶像」類型及不同的模仿、追逐模式。
「偶像崇拜」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不少學生本身就有模仿、追逐偶像的經驗,所以,素材的擷取並不困難。問題是如何寫出一篇不落俗套,有情有義,能動人心扉的文章,才是上乘的方向。
本文既可以議論,也可以說理,也可以敘議兼具,更可以採記敘兼抒情的手法進行寫作,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如果有合適的「偶像」素材,採記敘兼抒情的手法,成功率比較高。
參考範例
偶 像(一) 雷翔宇
正如星空盼望黑夜,正如繁花等待初春,人們的心中有夢想。夢想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萌發,因為看見了世界,看見了多彩多姿的事物,於是開始了追逐夢想的生活。而當具有天賦的少數人被發掘,他們瞬間攀高,攀上心中夢想的近點,被世人小心翼翼的捧著,提供他人的夢想有了實質的標的。
這就是偶像。於是打開心扉,除了微風徐徐,更有栩栩如生的鳥兒飛來,唱出生命的謳歌。偶像集心目中的理想於一身,高高在上,讓空虛的心靈有所依憑,讓焦慮困惑的情緒得以舒緩。如果沒有西施,那麼像東施一樣的平凡女子,其生活又有何高潮迭起?不過是被偶像著迷,而做出令人喟嘆或驚奇的舉動而已。
的確,為了追隨偶像的步履,人們的行為看似分歧,實則歸於同路。原先多樣的個性逐漸融合;催眠以後,華美綺麗的夢趨於簡單,不再天馬行空,而是既明確又缺乏創意。跟著前人一起做夢、跟著大眾一起做夢,夢中有偶像在舞動生命,夢醒哪怕只是一場空?無論是盲目的追隨或有意義的跟從,又有誰不怕散場後的寂寞?
而我也是看見別人在夢中摸索,才知道大家都有所追求。倘若在無害的前提下,控制自己莫作白日夢,是否饑渴的心靈會學會安分?恐怕在平靜之前,就先乾枯。沒有偶像的生活沒有目的,那人的思想是自由的,翅膀是健全的,可以無拘無束的翱翔,少了衝動是執行的枷鎖。但遺憾的是,少了偶像,少了標的,那人的生命必如無根的萍,缺乏執著而成不了事。
所以我們都要期待。有夢最美,夢裡有偶像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盼望朝著偶像的方向邁進,使人不在人海中迷失。想我只不過是初生的嫩芽,豈有不渴望茁壯之理?星空依舊盼望著黑夜,繁花繼續等待著初春。若有一天晴朗的夜晚來臨,星辰將不忘閃爍,正如萬紫千紅不忘綻放在春神的足跡。

偶像(二) 陳泓任
遠眺,望穿天地一線間的雲湧風起。坐臥在現時與現實,思索著過去和外來,地平線那端的風雲。
小時總依偎在父母的腳下,抬望父母的背影。但很快的,地平那端升起的成了體壇影界的新星,崇拜的心態添了點遐想,燃燒青春去追逐那一紙簽名。時間會消磨一切,簽名也因寒暑催黃,壯年的力度構建現實的標的,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成了競逐的核心。力度也會過去,凋坐在搖椅上,細數著地平經累的日月輪昇,開始探索此生的意義,佩服起哲人的智慧融通;嘆口氣吹向彼端的遙迢,那有著年少的奔騁、過往的傲揚。
雙親的肩膀、舞動的熱情、名利的探成、哲理的重量,偶像崇拜有自己晷移的腳步,依存著歲月的增層。偌然的轉換是難免的,蛻變是必經的歷程。衝動也好、熟慮也罷,追逐中,時代與年歲總會修正地平的方位。
我們追逐正因為我們有所冀求,崇拜本身就要有點夸父的輕狂,偶像則成了將西沒的太陽。不同的人群奔逐著同一的方域,輻輳出一線心靈的地平。
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種高度、一種風範,但無形中桎梏了我們揮灑的靈性與自在。心靈中定了座標,自我的期許便將鎖死,也刻制你將築的路徑。
偶像引領著動力,動力則挾著人群串穿史冊,成為潮流、成為時代、成為文化的內涵,也因此偶像超越了單純的崇拜。他參雜著激勵,混含著執迷,更帶著些許的妒嫉;一旦拋開這些情緒,偶像只剩下一股單調的敬意。
他可以是永恆,也可以是瞬息;他可以在代代間續延,也常在一日中更迭。他縱貫古今,卻又囿限於時代的遷遞;他橫跨中外,仍擺不了地域的殊異;他砥情礪性,但多少人在此虛擲光陰?
追逐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著自己的價值。不斷的前行不過是促成彼端下一步的位移,追逐依然是追逐,更變的路景、換移的地平,恆定是兩者的間距。
但當環遷境變,當我長己成,昔日的偶像也會走向凋零,頹然倒下成了身後的陰影。總有一天,會踩上過去的地平,望向下一個彼端,並成為另一雙眼中的一線天際。
偶像的內涵,必有他時空的情緒。
天地悠悠,眺望無際。

偶像(三) 陳泓任
這是一個信仰的時代。
吉薩的金字塔還未矗立,黃河的軒轅還未興起,那時候的大地,仍沉默的令人畏懼。
獵人足聲和吆喝猛的陷入一片寂靜,不安的環視,目光夾雜著敬畏和驚恐,日出似乎也融不掉這黑暗的沉默。
落葉叢草掩蓋的地上,靜靜的躺著巨獸的足跡。
那時候,熊有個名子叫大人。
是圖騰,部族的靈魂。
可以是一曲鳴鳥的輕啼,也可以是一痕走獸的蹄印,從北非到東亞,原始部落早有種莫名的崇敬。
畢竟是人,即使號稱文明洗禮。於是,各種宗教信仰產生了。鹿角、蛇鱗、雞爪,林林總總,黃皮膚成了龍的傳人。天鵝展翅、蝙蝠凌空,天使與惡魔成了西方不乏的神話元素。再人性化一點,希臘羅馬的眾神、中國印度的佛道、西方中東的一神信仰,宗教開始與人有更深沉的結合,我們的崇拜開始人型化。
這不是因為人性與自然本性的分歧,而是時代的必然。文明的演進使人從獵物一躍成了侵略者,以往的追尋失去了目標,於是開始從自身找尋標的。
歐洲的黑暗時代過去了,宗教的迷霧散去。人本思想的擴散,人更加崇拜英雄,崇拜同世代的人物,開始編傳纂記,開始歌功頌德。千年來傳頌的對象,從淵谷暗林裡的鳥獸蟲魚,到遙想冥冥的神佛仙聖,再到同處一世的雄英俠領。
偶像不是個近代的產物,只因為這個名詞直到文明推演數千年後才被建立。我們追逐明星、效仿名人,就像狼群依附著狼王;人無法擺脫自然的束縛,演化無法超越祖先的遺徵。傳說中我們自稱是某種獸禽的後裔,現今社會我們讚美他人具有某位偉人的特質,偶像是這種原始需求的文字化,這種需求又是源自於脆弱和無助。
因為我們脆弱卻又不願面對脆弱,只好形象化所謂的完美,設想這個完美就出現在你我之中。
我們崇拜我們所沒有的,但又不希望他們與我們全然的迥異。於是我們模仿,我們追尋,將他視為目標卻又設想他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因此偶像是種矛盾,但卻又順理成章。
偶像崇拜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是種人性、是種自然的羈絆。
我們的腳下,仍是那個獵人的影子。

題型設計 (93年指定科目考試題)
一、改寫國字與錯字(佔6分)
甲、 請將下文「」內注音所代表的國字依序寫出:
這家全市「ㄕㄡˇ」屈一指的海鮮餐廳,其受歡迎的程度,從用餐時間民眾大排長龍即可見一「ㄅㄢ」。當一道美食送上餐桌,濃「ㄩˋ」的香氣不禁令人「ㄕˊ」指大動。老闆說,他每天都親自挑選最新鮮的食材,並交「ㄉㄞˋ」廚房師傅用心烹調,「ㄅㄧˋ」竟要維持口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乙、 下列短文共有6個錯別字,請依例題方式,將錯別字挑出並予更正。(例題:集思廣義。「義」→「益」。)
「你難道沒看見魔王索倫攻勢伶俐,前線將軍嚇得不省人事了!你居然還在講『人不自私,天諸地滅』的鬼話!」「不然能怎麼辦?」「我不像你,只會在這兒一愁莫展。我願意率領敢死隊,出奇不意的中途攔截!」「好!姑且讓你放手一搏;若有閃失,絕不寬代!」

二、作文(佔27分)
請以「偶像」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對象」,也可以是「學習的典範」等等。你可以針對這個文化現象,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敘述你模仿、追逐歷史人物、身邊長輩、各行各業精英或故事中角色的經驗;敘議兼具,也未嘗不可;但務必建立屬於自己的、首尾連貫的脈絡。

九十四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簡答、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一、簡答
1. 「君子」,在上位的人,此指執政者、官員。
「小人」,在下位的人,此指百姓、人民。
「道」,指禮樂之道。
2.(1)孔子先以戲謔、幽默的口吻笑子游小題大作,實際上一方面欣喜於子游不負師門之教,反映出他內心的愉悅與讚賞之情,同時另一方面也含有惋惜子游的大才小用。所以臉帶微笑而口出惋惜之聲。
(2)個性拘謹的子游鄭重其事的以老師平日的教誨回答,強調施行禮樂教化的效益,所以即使當個小小縣太爺也應厲行禮樂之道。
(3)可惜的是,弟子們缺乏幽默感,孔子面對子游嚴肅的回答,於是隨即改變語氣,補上一句「前言戲之耳」,也正經八百地肯定子游的作法。
二、引導寫作
(一)就命題設計而言,本題可以定位為:針對E世代年輕人普遍存在對家的疏離感,以及為人父母者對家庭所容易疏忽的責任感而發。在家庭觀念漸受挑戰、質疑甚至混淆、否定的
大時代,「回家」這個題目,應能引起考生種種不同面向的思維,考生透過這個題目,可以將自己對「家」的省思或愛戀、懷想或依賴、感傷或遺憾……以真實的感受進行寫作,比較討喜。
(二)重視「家」和「家族」的觀念,向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自古以來,傳統倫理道德與政治哲學的意涵,都是從「家」出發,不管是「倦鳥知返」還是「獨在異鄉為異客」
,不管是「光耀門楣,衣錦還鄉」還是「一事無成,愧對列祖列宗」,「家」都是最溫暖的窩
、「家」都是最安全的岸。引導文字中:「家不止是身體的休憩處,也是心靈的歸依所。」直接點明了「家」的歸屬意義,從身體的宿居或心靈的歸趨而言,人人對家都有永恆的渴望;
特別是「心靈的歸依所」,應是「回家」的寫作重心,考生若能掌握這個角度的情感投射,自然更有利於作深度的發揮。
(三)從中外文學作品來看,「家」、「離家」、「回家」、「家變」……都是十分尋常的主題,
題目看似稀鬆平常,無論哪一個種族、文化,顯然都觸及到最深層也是最本質的價值,反映出人性普遍對「家」的渴望。儘管青少年在心理上、人格上、行為上有叛逆的傾向,就人性歸屬的本然渴望去思索,應不難寫出感人肺腑的作品。
(四)「回家」這個題目,在題幹的要求中,明白地指出:「敘事、抒情、議論,皆無不可」
,只要寫出一篇「首尾具足、結構完整的文章」即可。就臺灣學子寫作的標準化來省察,我們特別提出:不論你選擇哪一種文體進行寫作,千萬不要以標準答案的預期心理繕寫。如果你擅長以論說文進行寫作,建議你以自己的認知與思維,作為構思布局謀篇的要件,不要東拼西湊,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不痛不癢,不要天馬行空,不要泛泛行文,從自己的體會、闡釋、表述、說理評述,自然成文,往往就能成就一篇周延、合理、完整、嚴謹的好文章。如果你選擇以記敘兼抒情為主的故事性文章進行寫作,那麼在故事主題的設計、情節高潮起伏的安排、材料詳寫略寫的取捨、人物事物景物的細膩刻畫、心路歷程的精緻捕捉、人性情感的自然流露,都是你要注意的重點。

參考範例:
回 家(一) (滿分作文) 潘欣平
朦朧中,我依稀又回到母親的懷裡,旁觀阿爸與叔叔們熟練處理獵來的山豬;當年的祭典,長老黝黑的手為我戴上象徵成年的頸飾;原始林的溪澗低鳴,間或摻雜著原始獸類的低吼……
剎那間我從夢境清醒,墜落於冰冷的現實。今晚我在子夜的曼哈頓,窗外燈火璀璨。而明天,我將飛往何方?
我多麼懷念那所小小的、每天步行半小時才能到達的山中小學,那曾培育過阿爸和哥哥的簡陋校舍,總是裝不下天高地遠的夢想。國中的畢業典禮上,阿爸站在我的身後,堅毅地咬緊牙——他不能讓全部落最優秀的孩子埋沒在荒山野嶺!要出人頭地,就得到大城市去,就得離鄉背井!
於是我背起行囊,儘管不解卻獨自下山走入那另一個傳說中的世界。從省立女中到研究所,從惶然不安到老練世故,我成長,我學會,我漸漸冷卻了體內奔騰咆哮的獵人的血,安於被囚禁在這一幢幢灰色水泥的牢籠中,遺失了夢中淳樸的家園。
回家!穿著小學制服的我興奮地穿越黃昏的山林,如幼獸急於回歸溫暖的巢穴。
回家。少女的我在社交與學業的雙重壓迫下,只能蒙著棉被,心底無聲地嘶喊。
回家…… 如今,「家」之於我,還剩下什麼意義?
彷彿完全無法忍受這種模糊的定義,我匆匆更改行程逃離異鄉。
終於,我又站在這條蜿蜒山路的入口。身上剪裁優雅的套裝明顯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我踏出因高跟鞋而倍增艱辛的步伐,堅定一如朝聖。只要回家,我就能找到自己的根;只要重溫母語的搖籃曲,就不再夜半驚醒;只要深吸一口自然的土腥氣,近鄉情怯的心疾,就不藥而癒……
然而我怔忡了。
遇雨就泥濘滿地的山路已鋪上柏油;參差蓊鬱的樹林,全成了整整齊齊的人造林;水泥樓房取代了昔日的石板屋,不時飄出的配樂笑語並不陌生,是俚俗的鄉土肥皂劇,天線與電纜將它們引入後山。
連在屋廊下戲耍的孩童們,講的都是標準的閩南語。
我的父親母親茫然的臉向榮景不再的過去。傳統祭典與服飾只復見於教科書,當年族裡最勇悍的獵人皆垂垂老矣,誰還有力氣、誰還有興趣再乾一杯小米酒,唱一曲豪邁的戰歌!
我回家了。
我回家了……但是,這個失去了野性活力的部落,真的是我的家嗎?

回 家(二) 陳泓任
站在古老的殷商殿宇,我隨著日落望去——日光溪畔,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之間。此時此刻,希伯來人離開了苦役的埃及,追隨上帝的指引,踏上這塊留著蜜與奶的迦南美地。每一波的遷移,都是結束和開始的交織——這是回溯三千寒暑時。悄悄的,一個民族,就在中東燃起昇煙裊裊……
煙霧不曾停過,但延續卻是戰火狼煙,蒙住了西亞千載光陰。戰鼓咚咚,驅散上帝的選民,「巴比倫的階下囚」是段傷心的歷史,但更大的心痛,卻在刀光劍影結束時。霧還是散去,就像猶太人淌著血淚的別離。
霧又起了,但這是歐洲的濕氣。濕氣?猶太人的淚早乾了,流離失所對一個家園被毀的人來說,不過是個小小的附帶品;但乾的何止是滿面的淚水?對故土的思念長河,民族間情感的流通網路,也乾了。剩下的,不過是涓涓細流——宗教罷了。但誰會想到,這涓涓細流,總有一天會成猶太人返家的運河?
千年的宿命,可能不僅於顛沛流離,戰火再度在這悲情民族上烙印,二次大戰撕裂了猶太人對異鄉最後的期待,失望化作對「回家」的殷切,宗教的細流也高漲成濤瀾,貫注這個回家意志的,是四百萬人的鮮血!
霧起霧散,數十世紀的漫長等待。「回家」這溫馨的字彙,在猶太人眼中是何等滄桑,回到開始,回到兩河;往返兩地在交通發達的今日,或許是件簡單的事,不過這趟「歸之途」卻走了兩千多年!走得如此艱辛!
一個民族的返家,卻是另一個民族的離鄉背井。兩河流域是希伯來人的家,卻也是阿拉伯人的宅厝。希伯來人藉以歸途的水,也難澆熄阿拉伯人的怒火,約旦河裡留著的,是猶太人的血,還是阿拉伯人的淚?「回家意志」在中東掀起戰火,就如同戰火引起「回家意志」。三千年的愛恨情仇,回家激引這衝突的起起落落。
霧又起了,在日光溪畔,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之間。是喜悅,還是悲傷?是歸來,還是離去?看也看不清,這血淚的時空。
期待,兩個民族的回家。
等待,一道和平與溫馨的曙光。

題型設計 (94年指定科目考試題)
一、簡答(9%)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1. 根據上文語境,「君子」、「小人」、「道」三個名詞所指的對象、內容如何?
2. 孔子起初「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後來又說:「前言戲之耳」。請扼要說明孔子前後反應不同的原因,以及子游回答的意涵所在。文長以150字為度。

二、作文(36%)
家,對許多人而言,不止是身體的休憩處,也是心靈的歸依所。我們每天乃至於一生,不斷的在離家與回家的歷程中,構築出一天以至於一生的故事。一般人離家後總不免有回家的企盼,但也有人視回家為畏途,甚或無家可歸。回家對每個人而言,往往存在著不同的意義。
試以「回家」為題,寫一篇首尾具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敘事、抒情、議論皆無不可,文長不限。

九十五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簡答、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 簡答
(一)《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章皆可見於各版本《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屬於高中課堂上的講授範圍。本題取材於此,即意在提點考生融會課內知識的重要性。本題設計成兩個小題:第一小題要求考生思考孟子所指「君子三樂」的意涵與用意,並要求考生不得直接翻譯,以避免囿限於平鋪直述的文句解釋,進而檢驗考生深度思考文本意涵的能力;第二小題則要求考生思考為何「王天下」不在「君子三樂」之中,從另一個角度再度推敲孟子「君子三樂」的意旨,並對本章所傳達的思想能有一綜合性的闡發。
孟子主張的「君子三樂」涵蓋家庭、道德、教育三層面:「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代表的是家庭完滿、親情和樂的天倫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代表俯仰無愧、人格美善的德行之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則代表了道統得傳、後繼有人的教育之樂。孟子以上述三者為樂,在於三樂可操之在己,都是個人不假外求的心靈喜樂。
相對於前述三樂的內在完足,便可知「王天下」是外在虛名,也是責任承擔,並不能稱為「樂」。此外,「王天下」當視機運成就,無法內求,故儒者面對政治上的窮通得失,勢須抱持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態度,又何以為樂?
(二)本題側重於考生能否思索孟子提出「君子三樂」的用心,以及「王天下」何以不在三樂之中的意義,故在不違逆字面意義與孟子思想的前提下,考生若能提出論述合理、邏輯分明的詮釋,基本上都能得到不錯的成績;換言之,本題並無標準答案。
據此,從考生作答情形來看,大多數考生都能依照孟子的語意,指出三樂的意涵,並能從家庭、道德、教育各層面切入闡發,惟論述力度深淺有別。論述的較為深入者,除能分別陳述三樂外,尚能從「三樂側重心靈修為」、「推己及人」等觀點,連結三樂之間的關係,而推展出較為完整的闡述。等而下者,則多僅就字面意義分別解釋,論點零碎不明,甚而出現逐字翻譯或穿鑿附會、不知所云的情形。
至於第二小題,考生多從任重道遠,或權力難長久、政權維繫不易的觀點解釋孟子不把王天下列為三樂的原因。另也有考生指出儒家以修身為本,王天下並不能視作「樂」。也有不少考生從戰爭的觀點,指出「王天下」會引發各種戰役,不能稱之為樂;然而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難免會產生「王天下」、「霸天下」概念相混的疑慮。此外,也有考生會重複描寫三樂的內容,而未針對問題回答;或從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背景思考,但論點明顯含混等等情形,不一而足。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君子三樂」與「王天下」並非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一種比較的關係。因此,也可以說「君子三樂」代表了平凡人的快樂,是所有人都能獲取的,而「王天下」則是不同於心靈修持層次的政治實踐,其中也蘊含了更多的「責任」,故不宜為了支持「君子三樂」的論點,就完全否定「王天下」的價值。
第二題 作文
(一)〈想飛〉一題,呼應了人們心中想要超越現實、渴求心靈滿足的想望。正如同題幹引導文字所述:「人總是想飛的。飛,是一種超越,帶來心靈的自由」;而這樣的命題既切合考生的生命經驗,也不會產生性別、城鄉差距。考生可以隨著題幹的提問句發想:「你是否想飛?你想飛翔在什麼樣的國度?飛帶給你什麼不一樣的感覺與改變?」進而以個人最真切的感受為基點,落筆成文。或者跳脫題幹引導文字,另闢蹊徑,架構個人對〈想飛〉此一命題的思考、想像或論述空間。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書寫角度或文體,惟須明白作文貴在情真,如此,無論抒情、敘事或議論,才能營造動人、深刻的佳作。
雖然〈想飛〉一題與88年語文表達能力測驗的預試試題旨趣相近,然後者為限定首、尾二句與300字字數的「文句接寫題型」,與不限文體、字數,寫作空間相對自由的「引導作文題型」,無論在寫作策略、思考邏輯或應答心理等方面,皆不盡相同,故不宜斷然將作文〈想飛〉視作考古題。
(二)考後多數高中師生幾乎同聲肯定〈想飛〉是相當容易發揮的作文題目,可以從興趣、親情、生活等多角度切入,既可以抒情,也可以敘事,體例不拘,非常靈活。然而,在人人皆可發揮的情形下,要寫得別出心裁,著實不易,但檢視考生作答情形,在緊湊的應試時間中,仍產生不少奇文佳構。因此,底下除陳述考生整體作答概況,也嘗試摘引部分精彩段落,以為示例。
抽樣部分答案卷,可以發現多數考生都會由「想飛」聯想到翱翔天際的飛鳥,其次是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或一線牽引的風箏,或摺紙飛機等事物,例如:
「我想飛,想飛至星空,摘一輪明月,挾飛仙以遨遊,我想像自在的鳥兒一樣,不受拘束,任意飛翔,我還想飛到精疲力竭的時候,棲息在大地的懷抱中,當黎明來時,盡情展翅,飛向遼闊的天空。」
「這一整個下午,我們就是在射紙飛機,我們鬼吼鬼叫的希望那飛機能把我們的煩惱帶走,把期待飛上天空給上帝聽到,其實我們心照不宣的願望是能,飛。」
至於觸動「想飛」意念的情境,則較常見考生想自充滿升學壓力、父母親情壓力的現實生活飛離的描寫,例如:
「飛出所有壓力的桎梏,掙脫纏在身上已久那無形的繩索,他人的期望或許也不能將我束縛,我像破繭的飛蛾,醞釀已久,而重獲自由。」
「我想飛,好想飛。不只一次望向天空幻想自己已經掙脫聯考的鎖鏈,飛向屬於自己喜愛的人生。」
另也有不少考生寫到藉夢境或書本實現想飛的欲望,或發揮想像力,幻想自己飛翔時的所思所見,例如:
「我開始學會自己去想像,關於飛行的感覺,就在每一個不為人知的夜裡。夜是漆黑的,我翱翔在天際伴著鵝黃色的月光俯瞰這我居住了十八年的城市。風在身下呼呼吹過,我張開雙手彷彿就能擁抱這整個世界。」
「我俯瞰著,或現實或虛擬,字裡行間的絕妙風景。那重重書頁恰似振翅的聲音,只在此時,我能看見一切的真實,像飛行在人間上空,看見許多驚異的世界。」
此外,仍有部分考生歷舉中外名人、化用典故:用得精巧的,則收畫龍點睛之效;刻意插入者,則難免矯揉、突兀。考生除常引述名言佳句外,也偶見套用流行歌詞,或直接抄錄題幹引導文字的情形。
在此必須特別說明的是:試後曾有高中老師、考生對徵引名言佳句或化用典故,是否會被視作是套用補習班寫作模式,而評給低分的情形,提出疑義。其實評卷時並不會因為考生套用佳句或援引幾位古人就隨意扣除分數,而是會視文章的內容、結構、修辭各方面等整體表現評給等第,故而對於佳句或典故的使用效果,則仍須視其是否引用妥切、是否切合文章脈絡等整體表現而定。
總之,作文旨在測驗考生思考邏輯、情感抒發、結構設計、遣詞造句等綜合性的語文表達能力,故而評閱作文優劣時,也必定會以文章整體表現作為評分依據。面對一樣的作文題目,在文體不拘、發揮空間相對自由的情形下,考生唯有選擇最切合個人經驗、情感的題材,才能寫出思想深刻的作品,踏出成功的第一步。至於遣詞造句、鍛句謀篇的能力,則仍須於平時觀摩名家作品、擴充閱讀經驗,以及提筆練習寫作中,慢慢累積了。(參考大考中心分析報告)

參考範例
想 飛(一) 陳泓任
就像黯夜起始於白晝的消逝,一切開始於兵荒馬亂的結束:韓、趙、魏、楚、燕、齊,由西向東逐掩的落幕,幕上是個血淋淋的大字——秦。鮮血似乎不足以填充這短命的王朝,一聲令下,燒書的大夥照亮了阿房宮上的夜空。
夜空是被照亮了——焚盡諸子百家的璀璨,思想便也翳入黑煙的濃濁。竹簡在烈焰中劈啪作響,像在哀嚎,哀嚎一個大一統的秦朝。從此,僅存的讀書人像是驚弓之鳥,不飛不鳴。官府也樂得輕鬆,順手就銬上十四年的枷鎖。
春秋戰國的齊飛爭鳴,都歸落在日落之處的霸秦。擁有而後失去,比不曾獲得更加痛苦。思想家在新紀元下哀嘆舊時代的衰去,在制度的黎明中哀嘆精神的日暮西山,哀嘆……
籠中鳥!回顧昨夜,滔滔雄辯凌厲仿若鷹翔,翩翩文辭曼妙宛如鳳翥;反觀今朝,青衫入青山,青山隱青衫。籠中鳥!想飛!緬懷過去的翱翔,在語言和文字之間。想飛!回想昔日的一飛沖天,在學派和諸侯之間。想飛!反顧曩昔的遨遊天際,在文學與哲學之間。想飛!想飛!籠中鳥!
想飛是種追尋,追尋片片破碎的記憶,追尋卷卷焚燬的思想,追尋句句埋葬的震撼;追尋,展翼的感動!
但飛在這裡不只是追尋,還是逃避。逃避大一統下的思想囹圄!道路修平了,也不再有惱人的車轍,但這僅能滿足制度下走肉般的步行;度量衡統一了,也不再有窘翼的貨幣,但這只是斷羽除翮的齊平;萬里長城完成了,也不再有紛亂的國界,但真正的藩籬卻在長城內築起……
城牆總會傾圮,就像黑夜結束於晨曦;但白晝也會消失於黃昏,如同殘垣的重砌。秦的時代結束了,新的開始卻是一個儒的攏據。這樣的天空對思想家來說太狹小了!朝代的更迭從古老走向現今——相異的時空,不同的人群,卻同樣因時代的演替,反覆地收翅與展翼。時間在日復一日展現她的延續力, 歷史於樓起樓塌裡重複她的層疊性。光陰迫使物換星移,思想則利用她的變換飄移留取「想飛」的恆定。
「喀喀答答」
螢光幕前的鍵盤起起落落,敲擊出羽翼節奏的落落起起。
這份可望傳下來了,始自一座兩千年的牢獄。
想飛……

想 飛(二) 黃韋綸
從碧綠的田間以降,一縷淺藍的絲錦貫穿了幽靜的莊園,蜿蜒向遠處的深邃。輕巧如我,上下有白雲飄忽,左右有鵲鳥相伴,長眺晴空,由暖黃向淺青,由淺青轉昏紅。日復一日,在新奇而豐富的夢想國度裡,我飛。
童年時,便環繞在這一片好奇中,隨著眼之所見,耳之所聞,思緒與知識繪滿彩霞,編織一個又一個的童話。蛙鳴為我良伴,林響為我樂章,而風雨呢喃,流水嘆息,皆似施展著飛行魔法,幻起幻滅,引我向幻想的自由飛去。
曾是如此,但傾聽著自然的我,卻在歲月不知不覺中,僅存一絲上課的專注,上學、作業、考試,這意識中的責任,掩蓋了心靈的呼喚。當更多理性加入了戰局,夢幻與天真的音符便斷了絃。飛翔,除了偶然的機遇,身上牢束著枷鎖似的緊帶,透過一窗厚實的玻璃看向藍天外,已再無空間。
於是,當我徒然回憶起高空的俯視如夢境,回想起一江波光瀲灩,卻總是念念不忘地理的堆積侵蝕時,我愕然。上一次描繪自己的夢想,究竟是何年?更上一次呢?我何時遺忘了——縱使千百年來只往事記得——如何翱翔天際?苦思著未來,雲煙過往匆匆的我,想飛。
想飛,飛到那最高最遠的冰清之處,如嬰孩般,洗刷著最深層的遺忘。而我將乘著早晨的第一道曙光,展開雙手,望著那些童稚的笑顏——那是唯一能真心微笑,自在飛翔的種子。我將真正地、再一次地,無需懷舊地想飛,徜徉在真誠的喜悅中、無盡的夢想裡,想飛。

想 飛(三) 賴才達
仰望無際燦爛的天空,白雲輕飄著,勾在遠方的山邊,勾起了內心最後一道壩欄,欲望的波濤似山洪爆發般地湧出。不禁地裝上了蠟製的翅膀——一飛上天。愛琴海的海流流著。打從第一個人類仰望天際起,羨慕鳥兒,羨慕風,就那麼一個想飛的誓願,乘著飛吹到了希臘人伊卡路斯的翅上,又順著愛琴海流,兩千年後流進我的血液中,如今我同那古老的先賢們發願——我想飛。
四月天,是柳絮飛舞的季節。這天卻是我首次接受血液澎動誓願的召喚的一天。這天,有風。蔚藍廣闊的藍天映著我開朗的心田。這天我騎著單車在空著的柏油路上馳騁。不經意地張開了雙臂模仿著電影裡的情節,微風輕巧地從我的耳畔拂過,一時整個身體像失去了重量,人同車像電影ET裡那樣飛起。心也放下了城市的喧鬧、課業的繁重,心也飛了。雙臂成了翅膀,帶我直直地飛向藍天。受著伊卡路斯的召喚,御著風,直往太陽的方向。如夸父般的愚樸,我繼承了先賢們的遺願,我想飛,我在飛呢!
六月天,暴熱的日照,使得悶熱的城市更加蒸溽。時而來的陣雨殘暴地打落飛翔的鳥兒,狠狠地浸溼了翅膀使之沉重。蒸籠牢房同暴雨的牢欄囚禁所有想飛的動物。溼了的翅膀已然沉重,誰知我那受課業打壓,俗事所纏的心更重。煩人的季節。我的心旋起了低氣壓,低到足以颳起颱風般,吹爛所有想飛的心。這天我忘了自己是「想飛一族」的傳人,甚至忘了仰望天空,只低著頭趕路。更忘了張開雙臂,只縮起手緊塞在口袋裡。我忘了怎麼飛,忘了我──想──飛。
九月天,秋高氣爽,蔚藍的天又出現映著我稍稍平靜的心。又不經意地我抬起了頭。看!那雲不還勾在山邊嗎?那鳥不還自在的飛翔?裝著蠟翼的希臘人不還如往常一飛上天?雨滴再大,蒲公英的種子照樣飛遍大地;風再狂暴,季節的芳香照樣飄漫四方。我之前不能飛,哪能怪六月天的厲狂呢?是內心不想飛。但,看那飛禽的笨重,飛蟲的愚拙,沒帶重量的心又怎麼會飛不起來呢?景色恆在,再低等的種子也懂得乘著天享受,心又怎麼可以不想飛呢?倏地,我記起來了!記起了微風的輕巧,腳踏車的暢快,記起了藍天的映照,太陽的方向。今日我發願,不論暴風雷雨,城市繁俗,內心總要保持輕巧,裝上雙翼,對著天空呼喊——我——想——飛。


題型設計 (95年指定科目考試題)
一、簡答(18%)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1、孟子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君子三樂」?試分別簡述其意涵,文長以150字為度。(佔12分)
2、孟子為何一再強調「王天下」不在「君子三樂」之中?試說明之,文長以100字為度。(佔6分)

請注意:
(一)第1題不得直接翻譯,否則扣分。
(二)第2題不必重複「君子三樂」的內容。


二、作文(27%)
人總是想飛的。飛,是一種超越,帶來心靈的自由;但也有人禁錮自我,扼殺了想飛的念頭。你是否想飛?你想飛翔在什麼樣的國度?飛帶給你什麼不一樣的感覺與改變?
試以「想飛」為題,寫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敘事、抒情、議論皆無不可,文長不限。


作文基本功 建中 林明進

社會各界習慣以放大鏡的方式來檢驗:「臺灣地區各級中小學生作文能力愈來愈低落的現象。」對於這塊基礎寫作的教育園地,它所凸顯的脆弱體質與可怕現狀,每隔一段時間,只要有人提出研究數據,一如預期,總是可以很具體、很震撼、同時很有說服力的發現。但是,卻很少認真去發現或者協助學生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寫出感人文章的能力。」
比較悲哀的是,很久很久以來,臺灣地區的大朋友或小朋友,大部分對於自己的寫作能力是感到羞愧、感到乏善可陳、甚至於是一無是處的。很多人從小就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在
大大小小的學習障礙中,作文,恐怕是成長歲月中,多數人傷得很深的重傷害!
我們做學生的時候沒人完整地教我們寫作文,等到我們當老師的時候也因為課上不完而無法完整地教學生寫作文。大家都因為沒有寫作的基本功夫,而寫不好作文,到頭來大家變成不會寫作文,這就是今天基礎寫作的窘境。我們承認:想要成為頂級的寫作高手,多少要有一定的天分,這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但是,讓每一個人起碼都能夠寫出一篇流利、完整、明白、穩當的文章,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是辦得到的。這種基本語文表達能力的成功關鍵,其實只要具備作文基本功就行了!

◎字詞句子基本功

學習我國語文,語法是最基本的知識之一,但在國語文學習的歷程,我們很少有系統學習的機會。有人怕學語法,有人怕教語法,其實如果我們把語法當成基礎知識來接觸,對於促進理解與文字運用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教授語法,需要有系統有步驟的累積,讓學生在輕鬆而且沒有負擔的心情下,學好語法基本的知識,對於詞語句子的連綴才能產生扎實的基礎。
我國文字中,很多單字已經能夠表現特有的意義,如「家」、「走」、「熱」等等,這些單字如果與其他語素組合起來,就會成為不同的詞。如「家」:家人、家風、家道、家鄉。「走」
:走失、走廊、走味、走運。「熱」:熱心、熱血、熱鬧、熱愛。這樣子,有系統的從一個單字到詞語、成語到完整的句子,其實可以像蹲馬步一般,厚實學生最基本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建立學生的文字基地。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開發雙聲字和疊韻字、同義詞與反義詞、主動句與被動句、順序句與倒裝句、否定句與雙重否定句、整齊句與參差句、以及散句與駢句的交錯運用、長句與短句的搭配應用等等。練習方法可以用照樣照詞、照樣照句等仿寫手法,或者詞語接龍成語接龍、短文續寫、片段銜接,有條不紊地打好基本句型,循序漸進地有效學習,長此以往,引領學生具備正確甚至精準的措辭造語能力,應該可以看得到應有的學習成就。那些啼笑皆非的「因」該、成「積」、「由」其等等錯別字的誤用,或者「罄竹難書」、「音容宛在」
特定成語的錯用,都會因基本語文能力的有效提升而獲得改善。
◎以小六生造句為例,就不應該出現下列的造句:
(1)「還好……要不然─還好你沒生氣,不然你就會被阿魯巴。」
(2)「不管……還是……都是─不管是菜,還是菜,都是菜。」
基測作文─「體諒別人的辛勞」中,就不再會出現下列噴飯的句子:
(1)「媽媽終於癌症死了,我終於感受到媽媽的辛勞了。」
(2)「天黑了,爸爸終於陸陸續續回家了,爸爸真辛苦。」
◎以九年級短文寫作為例,也不至於寫出下列句句不相干的句子:
「愛迪生成名以後,他回到家裡遇到老婆,老婆叫老公,老公叫老婆,他們很高興的去開房間,上床睡覺。隔天他們開完房間以後,不知不覺他老婆就有孕了,老公很高興去工作。到了明天,他回家看到滿地的血,一進房就看到他老婆被桶了一刀,他老婆掛了,他很生氣,他說:『我要為我老婆報仇,可是他很樂觀,不會因為老婆死了就不去工作。』」
◎有了正確造字遣詞的基本能力,就不應出現下列口語化、俗語化、外來語、網路流行用語化的文字:
「我跟你講」、「我給你說」、「我有告訴你」、「我氣到不行」、「偶氣ㄉ要死」、「醬子」、「本來粉不錯吃滴」、「她是星座達人」、「今天的運氣有夠衰」、「理一顆一百塊的頭」、「3Q得Orz」
、「同學們要做反省的動作」……。


◎觀察力基本功

所謂「觀察力基本功」,就是引導學生好好運用五官七竅─眼、耳、口、鼻、手、身體的感受,發揮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等的寫作效果。對於學生來說,寫作的最基本能力就是培養敏銳的感染能力。然而養成這種能力,除了仔細運用感官的觀察與感受外,並沒有更好的途徑。
觀察力的首要訓練,就是視覺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對於身邊的事物仔細體會,觀察它們的形狀、紋理、顏色,甚至進一步了解它們背後所隱藏的現象,以及它們的來龍去脈。有了注意觀察、仔細體會、專注追蹤的步驟,就能清晰、明白、逼真、生動的寫出事物的形貌與神態。
同樣的,聲音能帶給人們喜怒哀樂的不同感受:學音樂的人透過聲音,可以完成不同的曲譜;寫作自然也能藉著聲音的感受,轉換成美麗曼妙的文字。大自然有太多美妙的聲音,
潺潺的水聲、蕭蕭的風聲、唧唧的蟲聲、呢呢喃喃的鳥語、轟隆隆的雷鳴、喔喔喔的雞鳴……
。在各種自然的天籟聲中,只要用心傾聽,就能觸動我們的心弦。在進行寫作時,如果能充分打開感官的「雷達站」,巧妙的捕捉各種聲音,有了視覺的「色」,加上聽覺的「聲」,文章就有聲有色了。進行觀察力教學時,要真確地帶領學生開放耳朵的世界,仔細聆聽天籟、人聲、物語……用心聽一聽一切的聲音。學生以前一直忽略的經驗,往往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
就像視覺、聽覺能力一般,嗅覺、味覺、觸覺同樣具有敏銳的感受能力。不妨有計劃地
安排學生,親自來一趟香味撲鼻或者臭氣逼人的經驗,讓學生分門別類的如數家珍;學生也都有啖過山珍海味的經驗或者粗菜淡飯的窘境,無論熟食生食、蒸煮炒炸、南北佳餚、青菜豆腐蘿蔔乾、各地小吃……設法讓學生真實的體會,真實地表達出來;我們也可以刻意安排觸摸特殊事物的奇妙經驗,睜眼閉眼的觸覺,又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上自然課或者生物課,都有解剖實驗的課程,學生需要精準的觀察,才能知其所以
。為什麼我們的作文課不能安排動態的觀察訓練?如果你要學生寫一篇植物園的「荷花池畔」
,為什麼不能在荷花盛開的春夏之交,帶領學生實際走一趟植物園,讓學生們好好觀察一番
?如果你的作文教學設計能在秋天、冬天、春天,就先讓學生分別觀察植物園的荷花池,看秋天的蕭索枯黃、看冬天寂寥凋零、看春天的初綠生機,然後再看荷團夏意,經過這麼完整又長久的醞釀過程,最後充分發揮觀察力訓練的體會、記錄等綜合成果,結合各種感官總動員的能力,展現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基本功,這一次「荷花池畔」的寫作,學生的成功率是不是會提高很多?
培養一個成功的作家並不容易,可是養成寫作的基本能力並不困難。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天職,就是要教會教好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具備起碼的語文表達能力,能夠勝任文字駕御的能力,熟練與生活、社會、人生息息相關的實用語文能力,這種基本寫作能力可以從觀察力基本功開始,可以從真實體驗開始,有了真實體驗的習慣,就能累積真實的寫作材料,漸漸地,自然也就能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到了這個層次,作品感人肺腑的能力就不遠了。
觀察力基本功,可以從感官分項練習開始,逐次鍛練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摹寫能力之後;第二步以兩種感官搭配練習,如視覺與聽覺、視覺與觸覺、聽覺與嗅覺、
嗅覺與味覺、聽覺與觸覺……;第三步要求學生指定運用三種感官摹寫或者任意運用三種感官進行摹寫;最後,就可以讓學生自由馳騁,進行多面向的綜合摹寫。觀察力基本功訓練得徹底,學生就擁有了具體、鮮明、細膩、靈活、真切的記敘與描寫能力。

◎作文運思基本功

每一個老師都知道作文運思有幾個重要的步驟:即「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學生對於這些專有名詞,人人也幾乎都可以朗朗上口,可是,為什麼各級中小學老師花了二、三十年拚命批閱作文,從小學到高中一站接一站的接力賣命,又段批又總評,可是多數學生還是寫不好,說穿了你會嚇一跳─就是多數學子沒有真正學會這些很基本的功夫。
「審題」,就是審辨題目的意思。沒有人不懂它的意義,可是糟糕的是,卻沒有幾個學生注意它的重要性。所以,在進行寫作的第一步時,往往走岔了還不自知呢!某一位政壇權貴的子弟,曾經是臺灣區國語文五項競賽國中作文組第一名,不幸的是,緊接而來的高中聯考國文作文,他卻摔得鼻青臉腫,40%作文得了個十分,害他上不了建中。當年的作文題目是:「一場及時雨」,寫砸了的原因,竟然是「審題」出了大問題,原來他把「一場及時雨」寫成了「及時雨」,題目沒審清楚,差之毫釐,自然就謬以千里了。大家想想,一個全臺灣區作文第一名的寫作高手,竟然犯了最基礎的寫作忌諱,這不就是審題沒學好嗎?誰敢說運思基本功不重要呢?還有一種最可怕的作文教學法是,不管什麼題目來都是一樣的寫法,如:「充實的一天」,如果讓學生輕鬆寫,以記敘兼抒情行文,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生活面向,材料多元多樣,豐富可觀,一定琳琅滿目。但是,很多學生應試作文的祕訣竟然是:一招半式闖江湖,什麼題目來都是泛泛說明,硬是寫成「如何充實這一天」,想想「如何充實這一生」都不怎麼好寫了,況乎「如何充實這一天」!可怕的是,成績愈好的學生訓練得愈徹底,全部如出一轍,果真如此,作文教學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建議這樣實施「作文運思基本功」學習:
第一階段:先就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等各個步驟,分項實施演練。
第二階段:俟落實運思基本功之後,以兩個月為一期,選定一個文體,諸如:描寫、記敘、抒情、說明、議論等依次實施。每一個題目依據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等步驟
,有順序地實施細部操作,踏踏實實地走一遍,整個流程完整地習作後,最後,再擬定大綱
,進行寫作。同學平日作文練習,都必須按此要領進行運思。學生有了這樣縝密的訓練程序,從審辨題目的意思(審題)到確立文章的主旨(立意),從構想思考文章的醞釀過程(構思)到尋找與選取作文的材料(選材),最後進行有條理的組織和層次分明的安排(布局)。如此,處理一篇文章的運思能力,就成竹在胸,不會亂成一團了。
就中小學生寫作而言,運思基本功的各個環節,是學生最脆弱的部分,從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莫不如此。君不見批閱作文時,學生多多少少都有這方面的問題,學生有這些很基本的困難,為什麼不一次解決,結果是任你怎麼認真千遍萬遍的批改,學生依然故我。關鍵在於同學沒有踏實學會基本功,所以,他們不曉得哪裡不對,也不曉得怎樣才是對的,最後是折磨自己也折磨學生,更麻煩的是,作文於是漸漸變成大家心口的痛了。

◎章法結構基本功

 ◎如果說「題目」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麼「章法結構」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傳統以來大家都說「鳳首」、「豬肚」、「豹尾」是美好文章的三部曲。所謂「鳳首」,是指文章的開頭,要像鳳凰頭冠一樣的美麗動人,一下子就能抓住讀者的目光,對讀者產生高度的吸引力。文章開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別人喜不喜歡將這篇文章看完的意願,所以,好的文章開頭,是一篇文章引人入勝的先鋒部隊。在進行文章開頭訓練之前,必須要先建立兩個正確的觀念:第一、不可以為了學習開頭而開頭;第二、仔細斟酌有沒有發揮鳳首的作用。
  文章開頭至少有三項任務:除了吸引人閱讀之外;其次,為全篇文章定調,要有明確的方向;最後要釐清思路,有條不紊的展開文章的第一步。老師們在批改作文時,經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瑕疵。以下是文章開頭常見的毛病,諸如:陳腔濫調,千篇一律;拐灣抹角,東拉西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文體不辨,解題不當;枯燥乏味,不痛不癢等等。以教育部公布「一張舊照片」的六級分樣卷為例:這篇文章是這樣開頭的─
  「人為什麼要拍照?這個問題,你有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在我的心中縈繞良久,直到最近,我才想出了答案:因為要回味。時光的流逝總是在指縫間悄悄離去,沒有一點聲響,所以照片最大的意義,是在於幫你留住那生命裡的點點滴滴。」
  這樣開頭不能算錯,但不是好的開頭。如果題目是:「照片」,這樣開頭就很合適;可是題目是「一張舊照片」,我們分析這樣寫的原因,第一、審題錯誤;第二、文章開頭不佳;
第三、文體的判定模糊。很可能這位學生什麼題目都是這樣開頭的─開門見山法或解釋題意法。完完全全破壞了文章該有的魅力。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除了開頭這一段外,其他段落都寫得好得很!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誰造成的?答案留給大家。
  文章開頭除了開門見山法、解釋題意法之外,還有曲徑通幽法、設問安排法、背景介紹法、描寫景物法、刻畫人物法、抒發情感法、主觀評論法……等等。文章開頭的決定,來自於對整篇文章的通盤考量,也就是說,必須先對全篇有了成熟的思考之後,再來決定運用什麼樣的開頭手法?並不是永遠就那一兩招吃遍天下,下次教文章開頭時,不妨作全方位的思考,最適當的開頭,才有成為「鳳首」的可能。
  ◎當文章的開頭安排完成後,接著就要決定怎麼開展,以來擴展文章的主題,進行詳細的描寫、記敘、抒情、議論、說明等等。文章發展的脈絡,要依據文章主旨來訂定。整篇文章的開展,目的就是要寫好這篇文章的主題內容;也就是說,如果主題是描寫景物,就要做到細膩的摹寫;如果是敘事,就要詳細鋪敘事件的前因後果;如果是記人,就要具體刻畫主人翁的言行舉止、心理變化;如果是議論,就要提出自己獨到的主張;如果是說明,就要完整的闡釋道理,這樣才是文章開展的正確方向。
  學習文章開展,可以從簡單到繁複,一步一步的訓練。如:記敘文可以從時間、空間的切換,或者人物、事件、活動的動態變化,分成幾個段落、層次來作鋪敘練習;一個段落一個層次,就是一篇主題鮮明、內容充實的文章了。
  在文章開展的過程中,要注意必須結合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讓文章的發展有跡可尋,各個階段或各個層次,一方面要緊緊相連,另一方面也要自成系統、條理分明,這樣才算是好的文章開展。文章開展的方法很多,以記敘文來說,至少可以運用時間開展法、空間開展法、
故事情節開展法、人物活動變化法……等等。
  ◎文章過渡,是使整篇文章各個段落之間,彼此都能巧妙銜接、轉換得體,從頭到尾都能保持文章的連貫性。一篇文章除了要求內容要豐富充實、言之有物外,形式上的銜接是不是恰到好處,直接關係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詞句是否通順?以及全篇文章是否連貫?很多學生不知道文章過渡的重要性,所以文章就經常產生割裂、破碎的毛病。
  一篇文章,從這一層意思轉到另一層意思時,不僅要講究作品內容的聯繫,同時也要講究作品外在形式的轉換,讓人能夠一氣呵成的閱讀。文章過渡就是將情境不同的兩個段落、
層次,做巧妙的銜接,不致造成上下文之間脫節的現象。合理、成功的過渡技巧,能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文氣更加順暢。
  文章有開頭、有結尾,文章又是靠著語詞、句子、段落等巧妙的組成。那麼為了避免文章雜亂、鬆散,在語詞與語詞、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都應該注意文章過渡的技巧

  文章中的過渡,好比連接兩岸的渡船;過渡對於一篇文章來說,是連接上下文的命脈。帶有時間成分的常用過渡語,例如:「一轉眼頭髮都白了」、「歲月不饒人,一晃就是十年」、
「一眨眼的功夫,學測就在眼前」,這些通俗的文句,在關鍵時刻少了它們,文句就會割裂不順,甚至讓人滿頭霧水。
  文章過渡有兩個要點:第一、要自然、貼切、嚴密;第二、要謹慎選擇,斟酌運用。至於文章過渡的技巧,至少有:自然過渡法、轉折過渡法、總述分應過渡法、倒敘過渡法……
等等。   
  ◎接著是文章照應,所謂「照應」,就是指寫文章時前後的對照、呼應。善於運用文章照應,文章就能首尾一致,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起別人閱讀的興趣。一篇文章是不是「嚴謹」?有沒有做到「周密」?直接關係到寫作會不會成功。所以,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到文章的照應。
  文章的照應,包括「交代」與「呼應」兩個部分;也就是對於文章前面提到的人、事、物或是文章前面提到的問題、原因,在文章的後面要做必要的呼應;對於文章後面會出現的故事情節,在文章前面也要做簡單的交代。
  以記敘文來說,文章前面記敘的事件,文章後面一定要有合理的結果。文章前面預做的伏筆,最後必須「真相大白」;文章後面會發生的事件,在文章的前面要讓人「有跡可尋」。
文章寫作如果忽略了照應的考慮,就會造成條理不清的結果。一般而言,文章照應的成功關鍵,其實就在於思維要周密。
  文章照應的入門要訣:第一、閱讀別人作品時,要仔細推敲、思考。第二、自己在進行寫作時,要嚴格要求,斟酌布局。比較實用的文章照應手法有:首尾照應法、題目照應法、伏筆照應法、因果照應法、對比照應法……等等。
  ◎最後是文章結尾,所謂「結尾」,就是文章的結束。文章結尾的好壞,關鍵不在文章的長短,也不在究竟要採記敘或是抒情等文體,而是在於是不是恰當表達了文章的主要意思,能不能產生美麗的結束,帶給讀者深刻的印象。文章結尾要像「豹尾」,意思是說結尾要精采亮麗、充實有力,和開頭、正文前後呼應,才是好的結尾。
  一個竹簍子編得再細密、結實,要是收口不夠精巧,不但影響外觀,同時也容易損壞;
寫文章也是一樣,如果結尾安排得不夠美好、收束得不夠縝密,就會功虧一簣。一場晚會往往把最精采、最吸引人的節目排在最後壓軸。古人說:「一篇之妙,在於落句(結尾的句子)」
所以,文章結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評價。
  文章結尾有三個基本要求:
第一、結尾要順應文章內容、事件的發展:文體既然有記敘、描寫、抒情等等的不同,還有寫景、記人、敘事等等千變萬化的形式,所以,文章結尾不能以同一種方法應萬變,必須順應文章的內容做合理的發展,不可以為了結尾而結尾。
第二、結尾要發揮總括、統一以及幫助全文理解的作用:文章的結尾和題目、開頭、正文息息相關,要使讀者看完文章後,有整體的感覺。如果結尾令人覺得多餘,或是前後不相呼應、上下不能統一、結構不和諧,這樣就不是理想的結尾了。
第三、結尾要具備精鍊緊湊、充實有力的效果:古代作家要求文章結尾要像「豹尾」,就是強調文章結尾要充實有力。不論採用什麼方法做結尾,最後一段,篇幅不宜太長,文字要精鍊雅潔,情感也要和前文相呼應。
  至於文章結尾有哪些方法值得應用,最少要讓學生學會自然結尾法、呼應結尾法、總結結尾法、畫龍點睛結尾法……等等,這些都值得嘗試。 

 ◎、結語

中小學生的作文教學的目標,應該定位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具備基礎的寫作能力,如果老師在教學現場沒有傳授各種作文基本功給學生,然後再大聲嗟嘆:「現在的學生作文的能力愈來愈差!」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學生如果長期漠視基礎寫作的基本功夫,平常不跟隨著老師一點一滴有效益、有進階、有部驟的學習,面臨大考再花大錢找補習班救急,騙一騙自己,或者徒呼奈何,那就後悔莫及了!
我們理解課程時數愈來愈少,標榜能力指標的內容必須愈教愈多,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把該做的作文教學,歸咎於「課都上不完了,哪有時間教作文!」作文教學也不應該全是負有升學任務的國三、高三國文教師的責任,其實嚴格來講,連範文(課文)教學都應該是作文教學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是應該時時刻刻實施的,作文教學也應該是有完整嚴謹前置作業的準備,如何進行每一次有效益、有趣味、有主題、有目標、有系統、有進階的作文教學,是每一位國語文教師與同學在課本認真學習以外應有的認知。
除了以上最基本的字詞句子基本功、觀察力基本功、作文運思基本功、章法結構基本功之外,他如:各類文體作法基本功、表達訓練基本功、想像力基本功、修辭運用基本功、閱讀基本功等等,也應該一點一滴做有效的訓練。在動不動就強調創意思考作文的大時代,我特別提出蹲馬步式的基本功作文教學,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作文教學原理,其實,作文教學的原理原則是不變的。我只是提醒同學們,基本功做得扎實再來求花俏創意,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說不定,這才是拯救當前作文危機的最佳解藥呢!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站上你的作文投手丘,冷靜慎重地投出每一顆基礎寫作令人喝采的好球!

1 則留言:

panfylavaidya 提到...

gr5 titanium v2 v2 - TITanium Arts
Shop at titanium sponge Tioga Art - GR5 oakley titanium sunglasses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titanium trim hair cutter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titanium tv alternative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V2 - GR5 Titanium V2 - titanium price per ounce GR5 Titanium V2 - GR5